湖南中医药大学方剂学教研室 尹周安
【方源】王士雄《温热经纬》卷5:
"此治湿温时疫之主方也……温湿蒸腾,更加烈日之暑,烁石流金,人在气交之中,口鼻吸受其气,留而不去,乃成湿温疫疠之病,而为发热倦怠,胸闷腹胀,肢酸咽肿,斑疹身黄,颐肿口渴,溺赤便闭,吐泻疟痢,淋浊疮疡等证。但看病人舌苔淡白,或厚腻,或干黄者,是暑湿热疫之邪尚在气分,悉以此丹治之立效,并主水土不服诸病。"
【药物组成】
飞滑石、黄芩、茵陈、石菖蒲、浙贝、木通、藿香、连翘、白蔻仁、薄荷、射干。
【功用】
清热利湿,化浊解毒。
【主治】
湿温时疫,邪在气分,湿热并重证。
临床症见:发热,咽痛,身目发黄,颐肿口渴,小便短赤,泄泻淋浊,舌苔白腻或黄白相间而腻,脉濡数或滑数。
【一笑堂主人按】
本方主治病证属于湿热类温病(湿热并重,夹有疫毒之邪),从三焦辨证来看属于三焦同治,偏于中上二焦;从六经辨证来看,病位在少阳三焦。
本方藿香,白蔻仁,石菖蒲芳香化湿化浊于上,连翘,薄荷清热解毒,宣透达表;木通,滑石粉清热利湿,引湿热同归小便中走;茵陈,黄芩走少阳三焦,一则透湿热于外,一清肝胆少阳三焦之内,犹如小柴胡汤中的柴胡配黄芩,蒿芩清胆汤中的青蒿配黄芩;射干清利咽喉以止痛,浙贝化湿热聚集之痰热。
本方现代临床常用于治疗肠伤寒、急性胃肠炎、黄疸型传染性肝炎、钩端螺旋体病、胆囊炎等证属湿热并重者。
恩师赵国荣教授擅长用该方治疗病毒性肝炎(急性期肝损伤伴有黄疸者)属于湿热并重者,频频获效,而后以丸药缓图。
本人在临床上常用该方治疗急性扁桃体发炎、流行性腮腺炎、手足口病、急性胃肠型感冒等属于湿热夹毒者,症见高热不退,午后热甚,咽喉肿痛,纳呆便溏,舌红,苔黄白腻等症。
?
【病案举例】
医案按语:
评论